中国传统门窗延续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至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进A20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现在,传统门窗那工整规范的装饰格局,丰富 多彩的文化内涵,典雅恢宏的中华气派,重新受到人们的认识与青睐,并被当术家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后,大踏步地进入现代化的宾馆、酒家、厅堂与住至飘洋过海,走往异国他乡。中国传统门窗,这颗尘封已久的瑰丽明珠终于恢复了青春,重新焕发出她应有的亮丽光采。
传统门窗一般为木制,故依附在门窗上的装饰也以木雕为主要手 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将门窗的制作称为“小木作”,这个小木作当然也 包括窗上的木雕装饰。运用在门窗雕刻上的种类主要有浅浮雕、深浮雕、锯空 满地雕、圆雕、嵌雕、贴雕和线雕等多种。
浅浮雕 又称低浮雕、薄浮雕。是一种以线为主,以面为辅, 结合来表现物象形体结构的雕刻法。其操作过程是先凿出对象的轮廓线,然后将轮廓线的外围地底凿平, 把需表现的对象凸出板面之后,再加 以细部雕刻,并将轮廓边线修圆,使视觉上有厚度,给人以清淡雅洁的艺术效果。浅浮雕的画面高出地平一般面虽薄,但通过严谨的刻线,形体上仍能呈现出立体感。浅浮雕一般用在隔扇、槛窗、花窗的绦环板与裙板的雕刻上。
深浮雕 又称高浮雕、镂空雕,画面高出地平在l厘米以上更多,有的可达20厘米以上,给人以玲珑剔透之感。构图丰满多采,疏密得当,耐人寻味。这种雕法大多用 于建筑上的牛腿,雕刻精美的隔扇,绦环板及格心的中心盘 于深浮雕容易遭到损坏,因此往往设置在离人们的视线近而又不易碰到的地方。
满地雕 木料上满地施雕。用料厚度及雕刻深度类浮雕。图案虽满,但却有规律,观之富丽华贵,繁花似锦,装饰性强。一 般用于门窗的装饰平面上。
锯空雕 透雕、玲珑雕,面物象以外的空地用钢丝锯锯去后再进行雕刻,即以锯代替脱地,锯纹用切刀或木锉修光后再施以浅雕。锯空雕又可分单面锯空雕和双面锯空雕两种,单面锯空雕的纹饰均在正面,背面不作修饰。用材为5毫米左右的薄板,图纹玲珑优美,纯朴典雅。双锯空雕的正反两面均要进行修饰。有的双面锯空雕的纹饰正反两面不一致,如正面为龙的正面,背面为龙的背面,则正反两面均要进行雕刻,用材也得用厚÷点的木料。锯空雕常用在门窗的格心与中心盘上。
圆雕 即立体雕刻(图370),是将浮雕、透雕、线雕结合在一起的艺,一般很少使用在门窗的装饰上。只有在江浙、皖南较为富有人家的门才能看到,大多是狮子、龙凤等图形,立在门窗的上端两侧。还有一种介圆雕和浮雕之间的半圆雕,兼有圆雕的立体感和浮雕的层次感,多用于花窗的雕刻。
嵌雕 这是一种将锯空雕与浮雕结合在一起的雕艺(图371),难度,却费工费时,以前大多用在宫廷木作中。其工序先用锯将图案锯出,并作修饰。再在平面上按所锯的图案轮廓挖出凹形槽,将图案嵌入凹形槽中,使其天衣无缝,然后用浮雕工艺进行仔扭的雕饰。嵌雕一般用高档木料,嵌底要有色差,如深紫色的紫檀镶浅黄色的楠木,冷暖分明,效果极佳。
贴雕将锯出的图案修饰后贴到所需的平面上。其工艺与嵌雕些共同之处,但比嵌雕简便得多,因它不需要在木板上挖槽,省却了很多麻烦,故使用者较多,值得注意的是胶性一定要牢一旦失效,贴上去的图案便会失落。
线雕 称线刻、阴刻(图373)。用阴刻线条为表现手段,在平面上刀工。由于表现力有限,仅在汉唐及以前使用,宋以后逐渐减少,但仍不传统木雕的一门工艺。
上介绍的木雕技法在具体操作中常组合起来运用,如圆雕中有浮雕中有线雕,而且常常在一块木雕花板上运用多种雕法,使木雕画面的丰富。在雕刻的技法上,历代艺人根据自己己的文化修养、生活积哩解程度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绝活,加上文人的参与,工艺的改进,使 中国传统木雕呈现出多姿多采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