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 心
格心又称“窗棂”,这里的“棂”有两种解释,左边的“木”是窗棂的属性,表明它是由木材制作的;右边的“灵”则表明格心的灵气与通透。格心是隔扇的主要部位,位于隔扇的上部,是图案装饰的重点,一般由木条拼接成各种网格或横直形的几何图案,它不仅使门窗注入了生气和活力,也为建筑起到了通风采光的作用。在玻璃还没有用在门窗上以前,大多用纸张及纱绸之类的纺织品贴糊在格心上以避风雨。格心图案在民间传统门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旧时的民居建筑在尺度、开间、装饰等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故文人雅士、能工巧匠们便在等级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寻求装饰上的丰富,从而形成了民间门窗装饰的质朴精雅、丰富多姿的风格,而皇家宫殿门窗装饰则以豪华壮重、威严气派著称。格心图案可分“横竖纹”、“几何纹”、“拐子纹”和“菱花纹”四种形式,其中横竖纹、几何纹和拐子纹的纹样典雅别致,可简可繁,构图自由,适应多种形式的需求,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是传统民居、园林建筑常见的格心构成式样。而菱花纹则显得规范壮重,富丽豪华,常见于皇家宫殿和寺庙殿堂的格心装饰
(二)中心盘
中心盘是镶嵌在隔扇或槛窗格心中的木雕花板,俗称“格心花板”,一般安置在上档次的古民居门窗中,是格心的构图聚焦点。由于这个部位所处位置较为中心,离开人们视线不远,却又触摸不到,因此是雕刻艺人大显身手的地方。雕刻形式一般采用镂空透雕或剔地深浮雕,每个部位都雕得一丝不苟,是古民居木雕中的精品。中心盘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椭圆形,长20 - 30厘米,宽约15厘米。倘若雕刻的花板图形是镂率诱雕,它与中心盘的边框连结空隙处往往用网格纹来填补。网格纹不仅增添了中心盘的装饰作用,也加强了花板中心图形的牢固性。由于隔扇要开启,因此格心花板往往两面都得修饰,以便于双面观赏。在同一组隔扇中,中心盘的内容往往互相联系,如八扇隔窗,便用“八仙过海”的图案,让曹国舅、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张果老、汉钟离、蓝采和、何仙姑八位仙人分别雕刻在八扇隔扇的中心盘中。倘若是六扇隔扇,便以麒麟、天马、飞虎、神牛、狻猊、獬豸六种神兽排列。四扇隔扇的,便以福、禄、寿、喜,或用琴、棋、书、画,或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来装饰在有的中心盘上,还雕饰有戏曲故事,这些戏曲故事均有一定的寓意,让人们在观赏中获得教益和知识。如故事《木兰从军》,便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经过分解成八个或六个画面来表述,让人们从这连环式的木雕画面中领略到帼国英豪的孝道与保家卫国的精神。其他如《岳母刺字》、《三娘教子》、《将相和》等,均在中心盘的雕刻中向人们演绎着“精忠报国”、“以和为贵”的情怀。浙江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也是木雕工艺兴旺发达的地方,在不少古建筑的门窗格心中心盘中,便选择了传统越剧中的典型人物来雕饰这里有《九斤姑娘》、《何文秀》、《拾干镯》-《碧:I:簪》等。在中心盘上反映美好愿望和现实生活的题材,也是很常见的。其雕刻内容和民居主人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如琴棋书画、福禄寿喜渔樵耕读等,洋溢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三)绦环板
绦环板,宋时称“腰花板”,位于格心和裙板的上下两端。绦环板往往有上、中、下三块,其中中间的一块离人们的视线最近,又处于人们日常生活起居活动频繁的廊檐部位,光照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因此艺人们对这块绦环板的雕刻十分讲究,内容多而雕工精。上下两块则相对比较简洁,往往用双草龙、卷草纹作装饰。 中间的绦环板所处位置不高,容易受到碰撞,特别在农家,大件家具、农具的进出,顽童的打闹,都会对绦环板的雕刻造成损伤,因此这个部位很少看到镂空的高浮雕,而以剔地薄浮雕为多。表现的内容有动物、四时瓜果、博古杂宝和山水花鸟,既有绘画的技巧,又有精细的刀功。 绦环板上人物形象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门窗的装饰内容,并逐渐得到规范,很见艺术功底。表现的内容也有明确的主题,大多反映明清以来的社会、生活、教化和伦理。有吉祥喜庆欢乐的《福禄寿喜》、《郭子仪祝寿》、《岁寒四友》,有根据戏剧故事情节改编的《送凤冠》、《双贵图》、《杨家将》等内容,从中折射出户主的爱好和性格。笔者在浙江东阳一幢上规格的民宅里看到门窗的雕刻部位竟有100多幅戏曲故事作品,有文戏也有武戏,这一个个活生生的戏曲故事向人们演绎着喜怒哀乐,留给后人评说、欣赏,故有“观厅一日,说戏一年”的赞誉。据说房屋的主人是个戏迷,他在装饰厅堂门窗时专门请来十个戏班,轮流在祠堂里演戏给雕花艺人观看,意在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使创作时有据可依。人物的面部表情、头盔服饰、道具以至兵器都从戏曲人物中得到借鉴,称得上是民居中的戏曲博览会。 反映农家生活的浮雕也常出现在绦环板中,内容有农夫耕田、插秧、割稻的画面,也有农妇釆桑、养蚕、缫丝、织布的场景。这些来自农家百姓生活的画面显得自然而亲切 殿堂庙宇中的绦环板雕刻则又是一种风景,如故宫“太和殿”的隔扇和槛窗高大而气魄,绦环板上的雕刻装饰便选用了金龙纹。根据绦环板的格式多用“单龙飞舞”、“双龙戏珠”等图案。门窗为红色,凸起的龙纹为金色,更显宫殿的宏伟气魄。又如故宫“中和殿”的隔扇和槛窗的绦环板选用的是回纹装饰,条纹突起,涂金色,在红色底板的衬托下也很醒目气魄。
(四)裙板
裙板又称“群板”,面积较大,位于隔扇的下部,由于所处位置较低,人们的视线不会过多的停留,因此一般的民居不作雕饰。一些上档次的民居及寺庙殿堂的裙板大多用浮雕,内容有人物、动物、博古等。图案大多较为简洁,往往采用吉祥图案,如四季平安、如意纹样等也有刻画较为精细的,如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张石铭故居,是中华民国初期建造的江南豪宅之一,厅堂内的隔扇裙板较工整细致,内容有博古杂宝、戏曲故事,也有反映文人雅士生活的,色泽偏向青灰,颇具雅气。两块裙板是清代的收藏品,不仅博古器物与博古架雕琢得细致入微,连器物的纹饰、博古的花纹都丝丝人扣,而且还精刻了祥禽瑞兽。你看两只亭亭玉立的凤凰,嘴里衔着如意彩带,顾盼有情,似在诉说着吉祥的话语,配以寿桃、牡丹、金钱和犀牛角,一股富贵、吉祥、儒雅的气氛扑面而来。而另一块“双狮献瑞”裙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耐人寻味。殿堂庙宇的裙板则显得豪华气派,如故宫“太和殿”的裙板用金龙装饰,中间雕有坐龙,四个角上分别雕饰降龙和升龙,四边的裙板框也用金色的图案装饰,使门窗极为豪华壮重又如河南洛阳关林寺庙中的裙板的龙纹与凤纹,给人的感觉绝然不同,豪华气派减弱了,而折射出几许古雅的乡间气息而甘肃天水伏羲庙太极殿内的团龙、团凤裙板既有宫殿的豪华气派,又有寺庙的古雅气味,从中还蕴含几分道家的神仙之气。
隔扇中的格心、中心盘、绦环板、裙板等须用框架组合,这框架称为“外框”。外框的功能是保持隔扇的坚固耐用,一般不加雕刻,仅以打洼、窝角、起线等简单工艺装饰,以衬托框内的雕饰。